728x90
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 不覺心起 而有其念 念無自相 不離本覺 猶如迷人依方故迷 若離於方 則無有迷 衆生亦尔 依覺故迷 若離覺性 則無不覺 以有不覺妄想心故 能知名義 爲說眞覺 若離不覺之心 則無眞覺自相可說
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 與彼不覺相應不離 云何爲三 一者無明業相 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爲業 覺則不動 動則有苦 果不離因故 二者能見相 以依動故能見 不動則無見 三者境界相 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 離見則無境界
以有境界緣故 復生六種相 云何爲六 一者智相 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 二者相續相 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 起念相應不斷故 三者執取相 依於相續緣念境界 住持苦樂 心起著故 四者計名字相 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 五者起業相 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 六者業繫苦相 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 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 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 云何爲二 一者同相 二者異相
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 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眞如性相 是故修多羅中 依於此眞如義故說 一切衆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 菩提之法非可修相 非可作相 畢竟無得 亦無色相可見 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 非是智色不空之性 以智相無可見故
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 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差別故